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展開功能表▼
:::

▶展開選單

:::
:::

活動視窗(51)

點閱: 1832
資料來源: 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更新時間: 2018/05/16

(出版年月:2015/06)

慶祝30週年所慶報導一 回顧與前瞻特展、研發成果技轉簽約儀式 貴賓雲集

  本所自1985年1月1日成立迄今已屆30週年,於本(104)年5月5日在所內舉辦首屆所慶,農業委員會陳保基主委也到場同賀,並與所長費雯綺一起切下慶祝蛋糕,主委祝賀本所未來邁向國際級實驗單位,費雯綺所長則勉勵同仁精益求精。現場舉辦歷史回顧、成果壁報展、研發成果技轉簽約儀式,另透過園遊會方式進行安心美食、農產品展示宣導及防治技術推廣等多彩多姿之慶祝活動。並將於8、9月舉辦一系列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彰顯多年來本所與國際接軌之重要研究成果。

  當日本所與廠商之技轉簽約儀式,邀請陳主委擔任見證人,計有「農藥殘留快速萃取檢測技術、本土蘇力菌Ab12產業化套裝技術與資料、益生菌飼料添加物用液化澱粉芽孢桿菌及相關培養與酵素活性檢測技術、蝸牛等軟體動物防治藥劑配方及製造技術、鱗翅目昆蟲上衝型誘捕器專利與應用技術」6項研發成果授權廠商。其中以「農藥殘留快速萃取檢測技術」為例,大幅縮短農藥殘留化學檢驗步驟中的「萃取及淨化」流程,只要1分鐘即可萃取淨化出樣品中殘留農藥,縮短時間約40倍,可望促進全球農藥殘留檢驗管理效率,加速食品安全源頭管理。此外,因應農民反映火龍果遭蝸牛啃食嚴重,尤其在雨後潮濕時期,影響產量一半以上,本所團隊耗時1年半,研發「蝸牛等軟體動物防治藥劑配方及製造技術」,把傳統粒劑型改成液體製劑並具有成膜、耐雨水沖刷特性,在大雨後可有效防治蝸牛危害。

  今年為本所三十而立之年,期望能以30年累積之核心技術及專業傳承,持續引進國際新知,創造安全製劑及檢驗效率、保障消費食品安全並促進環境永續經營,再創臺灣農業、環境及食品安全之國際聲望及新契機。(資料提供 陳慈芬)

陳保基主委(左一)與費雯綺所長一同切生日蛋糕。

陳保基主委(左一)與費雯綺所長一同切生日蛋糕。

研發成果技轉簽約典禮,主委擔任見證人。

研發成果技轉簽約典禮,主委擔任見證人。

本所技轉之農業安全資材展示。

本所技轉之農業安全資材展示。

園遊會活動翦影

園遊會活動翦影。

慶祝30週年所慶報導一「與農民有約座談餐會」與「連續採收作物安全用藥講座」

  本所長期關注農產品安全議題,數十年致力於安全農藥的研發及害物管理安全模式的推動,為了讓更多農友了解前述資訊,特別利用30年所慶之機會,辦理「與農民有約座談餐會」與「連續採收作物安全用藥技術講座」,現場農友超過100位,出席相當踴躍。

  在「與農民有約座談餐會」上,由農委會陳保基主委率農糧署李蒼郎署長、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馮海東副局長等機關首長,針對農友提出植物保護資材之資訊透明化、專業知識進修、農用人力不足等需求,以及職業傷害等補助疑義,均提供詳細而明確的答覆。

  另於「連續採收作物安全用藥技術講座」上,由甜椒、豆科作物等作物安全用藥輔導之所內同仁,分別自「安全用藥輔導」、「用藥習慣調查」及「農產品殘留農藥檢測」等三面向所呈現的用藥問題,說明現行利用群組化用藥防治模式、化學農藥與生物農藥混搭技術等方法,加強栽培前期對害物的防治效果,並減少後期防治壓力的解決策略。與會農友對於同仁提出之策略踴躍回應,並提出寶貴建議,現場互動之氣氛相當熱烈。(資料提供 林映秀、李敏郎)

陳保基主委主持與農民有約座談餐會

陳保基主委主持與農民有約座談餐會。

農糧署、防檢局等機關長官列席與農友對談

農糧署、防檢局等機關長官列席與農友對談。

座談餐會所長致歡迎辭。

專題演講之講師分別為段中漢(上左)、黃慶文(上右)及李敏郎(下)3位本所副研究員。

專題演講之講師分別為段中漢(上左)、黃慶文(上右)及李敏郎(下)3位本所副研究員。

農友踴躍出席之盛況

農友踴躍出席之盛況。

狂賀!本所謝奉家博士榮獲農業委員會104年模範公務人員

  本所生物藥劑組副研究員謝奉家博士榮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04年模範公務人員,於本(104)年5月28日在農委會接受頒獎表揚。謝博士長期進行安全農業跨領域技術創新研究,近2年完成5件技術移轉授權案,成績斐然,其研究團隊於102年獲得第10屆「國家新創獎」之殊榮,已應用在生物農藥、微生物肥料與益生菌飼料添加物等多項產業領域。其個人成立的專業知識社群網路,主動提供客觀公正的科普文章與專業建議,積極協助宣導及溝通生物農藥相關政策,瀏覽人數已超過46萬人,網友反應極佳,成為產官學界的重要溝通橋樑之一。謝奉家博士研發成果發表於研討會、期刊論文與技術報告等約100餘篇並有2項發明專利。對於安全農業的推廣與研發等方面之成績顯著,足為農業界之楷模。(資料提供 謝奉家)

陳保基主委頒發獎牌與謝奉家博士

陳保基主委頒發獎牌與謝奉家博士。

費雯綺所長陪同出席典禮

費雯綺所長陪同出席典禮。

「漁有榮焉」本所研發益生菌跨領域應用於石斑魚及午仔魚養殖  成果豐碩

  臺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肥公司)於本(104)年4月10日,假屏東縣林邊區漁會活動中心,舉辦「益生菌在石斑魚及午仔魚養殖成果」發表會,展示益生菌的跨領域應用成果。臺肥公司董事長李復興、總經理黃麗嬡、全國漁會理事長兼鮪豐公司董事長黃一成先生與本所謝奉家副研究員皆出席盛會,尤其使用的養殖戶上臺見證,效果十分滿意。

  屏東地區是臺灣石斑魚與午仔魚重要養殖生產區,二者皆為我國養殖重要之高經濟出口魚種。為此臺肥公司針對屏東地區不同養殖環境,新開發測試產品及其養殖應用技術,希望透過合作試驗,擴大田間試驗成效,提昇屏東地區養殖產業技術,減少魚隻細菌感染相關藥物之使用機會,保障國人食用養殖水產品之安全,進一步提升臺灣水產品之競爭力與產值。為了養殖水產品出口藥物殘留檢查以及確保國內食品安全,使用微生物製劑減少藥物使用勢必成為必要的趨勢。臺肥公司更與林邊區養殖產銷第一班、林邊其他養殖戶以及九如鱉養殖戶進行擴大試驗,試驗結果都能提高2成以上存活率。尤其所含的益生菌具有降低魚隻生病機會以及減少養殖用藥等具體功效。

  臺肥公司於民國101年獲得本所技轉授權「微生物肥料與生物農藥用液化澱粉芽孢桿菌菌株Ba-BPD1、發酵量產與應用技術」,近二年持續合作跨領域測試水產應用功效。本次在石斑魚及午仔魚養殖成果發表,受到漁民肯定,讓臺肥公司深獲信心。本所正積極與臺肥公司商討水產領域的技術授權問題,預期授權量產與推廣後,可嘉惠南部廣大養殖漁民。 (資料提供 謝奉家)

臺肥公司李復興董事長及謝奉家副研究員於成果發表會合影臺肥公司李復興董事長及謝奉家副研究員於成果發表會合影。

科技新知  昆蟲刺探電位測量系统研習會

  昆蟲刺探電位測量系统(Electric Penetration Graph,簡稱EPG)係利用電流回路為刺吸式口器昆蟲設計的電子取食監測系統,以觀察刺吸式口器昆蟲的取食行為。EPG發展已有50年的歷史,目前有3個系統,利用交流電回路者稱為AC EPG Systems,為第一代的EPG。第二代EPG是將電流回路加入變動式電壓(emf)改良為直流電回路系統,以高電阻值(109Ω)來產生阻抗,可將生物微電流放大50-5000倍,更容易觀察及量測植物與取食中昆蟲造成的電壓改變,稱為DC EPG Systems。第三代EPG則是將AC及DC二系統結合為一。DC EPG系統在1978年出現後,成為刺吸式口器昆蟲取食行為研究的重要分析儀器。

  國內尚未有EPG儀器的設備,對國內研究人員而言為一項新的技術,為了對EPG有進一步的認識,103年本所派員到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習DC EPG,深覺有助於國內研究的新思維,故本年度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Professor G. P. Walker擔任主講人,於104年4月14-16日在本所辦理研習會,上課與實際操作二者並行,由於儀器設備不足,需限制參加人數,共計有13位學員,除本所4位外,還包括農業試驗所、臺灣大學昆蟲系、中興大學昆蟲系等機構學校。

  3天的研習課程相當緊湊,每位學員均表示不僅獲得EPG的理論背景知識,也經由實際操作的機會,對EPG儀器及其應用有更深入的瞭解,有助於刺吸式口器昆蟲與其寄主植物交互作用等相關議題的研究。本所此次辦理「EPG研習會」除提升研究技術,也希望藉此次舉辦「EPG研習會」的機會,抛磚引玉地將此新技術引入國內,以啓發不同的研究思維。(資料提供 黃莉欣)

主講人:Professor G. P. Walker

主講人:Professor G. P. Walker

EPG儀器操作示範

EPG儀器操作示範。

南投縣仁愛鄉高冷蔬菜生產合作社農友參訪

  本(104)年4月7日南投縣仁愛鄉高冷蔬菜生產合作社農友34人至所參訪,由農藥應用組李敏郎副研究員及林映秀助理研究員接待並擔任講師,針對農友課程需求說明「甘藍菜、甜椒及敏豆之農藥使用」,兩位同仁分別就病害、蟲害之防治方法及安全用藥作簡報說明,並進行綜合問答。

仁愛鄉高冷蔬菜生產合作社農友參訪

仁愛鄉高冷蔬菜生產合作社農友參訪。

講師李敏郎副研究員及林映秀助理研究員

講師李敏郎副研究員及林映秀助理研究員。

專題演講─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在農藥快檢及植病偵測之應用

  本所為提升研究廣度及檢驗效能,增進同仁對於奈米材料及光電科技應用在農藥及植病檢測的認知,以期整合跨領域技術進行實質研究,於104年5月15日邀請汎鍶科藝公司副理游竟維博士至本所作一專題演講,主題為「表面增強拉曼光譜技術(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SERS)在農藥快檢及植病偵測之應用」,會議由費雯綺所長擔任主持人。

  游博士首先針對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針對有機分子快速檢測技術的原理作一簡要的說明,分別介紹SERS基板奈米製程技術、拉曼光學偵測系統及所搭配之前處理方式,據以整合架構作為成品農藥中有效成分的快速篩檢平臺,並舉例數種農藥成品的實際測定圖譜,該系統目前也引進於食用花卉的農藥殘留檢測,除了農藥檢測外,SERS拉曼光譜在蘭花病毒快篩、水中環境毒素快篩等應用上亦有初步成果。

  演講後的提問討論,同仁除了熱切討論該技術在實務面上可能面臨的定量瓶頸及競爭外,也踴躍發表對於該技術的建議與期望。會後,游博士現場示範操作真實樣品的檢測,在1分鐘內由儀器判讀出成品農藥中的有效成分,體現快速篩檢的應用潛力。(資料提供 曾昭銘)

專題演講現場翦影

專題演講現場翦影。

▼展開網站導覽▼